知識服務 / 知識專欄

量化氣候變遷風險:企業為何應跟上全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CFD 的腳步?

  發表日期:2020-04-30     作者:張珈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校稿:程淑芬、吳思昀

                                                     

 

 

 

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於2020年開春便公佈最新「全球風險報告 (Global Risks Report)」,並對世界發展趨勢發出「尚有調節風險之可能,但僅存的機會正逐漸消失 (There’s still scope for stakeholders to address the risks, but the window of opportunity is closing)」的警告。該報告特別強調發生機率最高的風險前五名,皆屬環境相關因素,此乃出刊以來前所未聞的結果;其中「氣候行動失靈」、「生物多樣性減少」以及「極端氣候事件」三項,同時也是最具潛在危害的風險前五名。在氣候變遷及人為環境破壞的推波助瀾之下,難以預測的氣候因子儼然成為決定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勢力量。
 

在過去,氣候變遷鮮少列入企業的經營考量,環境、氣候和減碳議題多被歸納於「公益性質」的範疇,舉凡推動無紙化、省水節能、淨灘、植樹活動等,多侷限在對環境的關懷,企業幾乎不曾在經營上針對氣候變遷提出因應策略。然而,近年來,許多科學報告都發出強烈警告,未來全球暖化的現象將逐年加劇,企業於生產、供應和銷售等方面的發展將受到嚴苛的考驗,據估計,全球的企業在未來15年間氣候相關的損失可高達1兆美元。長期觀察經濟及金融動向的金融穩定委員會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 也深知氣候變遷對企業營收的根本性影響,在2015年正式推出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CFD),鼓勵企業在現有財報之外,將氣候目標、策略、風險管理和治理等納入說明;透過計算成本與可能性收益,將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和轉機納入企業經營策略中,用以加強各產業端永續發展的能力。
 

國際間,許多產業在獲利之餘,都已透過TCFD宣告將加強氣候治理和減碳能力。英國名牌Burberry (服飾業) 特別建立科學基礎減碳目標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預計2022年減少生產線上95%範疇一範疇二的排碳量;日本三菱 (汽車製造業) 除了提出在2030年降低25%企業資產碳密度的目標之外,更進一步評估氣候變遷對公司營運的中長期影響與收益的衝擊;新加坡Capitaland集團 (房地產),於2015年起便開始評估氣候變遷對其獲利上的風險、機會及挑戰,並逐年盤點與追蹤氣候管理機制的實際成效。這些企業已跳脫傳統社會責任的框架,將氣候因子納入企業管理一環,確實將對氣候的思考落實到公司營運的每一步驟。這些超前部署的動作,所看準的便是國際間低碳發展情勢,與整體投資市場的動向。

全球近年在環境友善生產條例和產品碳排放法規方面已逐漸加嚴,以電子產品為例,美國加州於2016年底推出電腦及螢幕的能源效益標準,要求州內所有新售電腦和螢幕,包含筆電、桌機和工作站等,都必須減少在待機時的能源消耗,期望每年能藉此達到約70萬噸的排碳減量。換言之,臺灣企業要出口相關產品到加州,必須遵守此規範和標準,未達標準者則一律不得販售;平時未投資提升產品效能的企業,也被勒令在期限內做出應對與改善,以保住銷售市場。
 

去 (2019) 年12月正式上任的歐盟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更規劃要在任內施行「邊境碳稅調整機制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針對碳密度高的進口貨物課徵不同程度的碳稅,實際執行細則跟方案雖仍在研議中,但這項政策已初步規劃要在2021年第二季實施。該政策也深獲美國總統候選人Joe Biden的支持,並申明要將其納入美國境內實施的減碳策略
 

國際各式法規逐年嚴謹,再再反映著因應氣候挑戰的急迫性,臺灣企業若仍處被動之姿,待法規推出後才要迎頭趕上勢必會分外吃力;一旦無法符合政策規範,企業就可能失去國際市場和站穩產業鏈的機會,其連鎖效應不僅關乎企業的存亡,動搖的更是臺灣整體經濟發展。
 

在全球資金方面,過去幾年也有了極大的轉變。市場投資者更重視投資基金的運用,比以往更在乎所挹注的企業是否有承擔起環境責任和減碳義務;這波氣候和環境意識的崛起,影響許多金融投資機構開始操作「責任投資與信貸」模式。2019年氣候高峰會 (Climate Summit) 前夕,全球130家銀行直接宣布採納聯合國推出的「責任銀行原則」(Responsible Banking Principles),其中包含荷蘭銀行、花旗集團、英國巴克萊銀行等知名銀行,管理總資產高達47兆美金,都承諾將在放款時考量客戶的商業行為是否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這波浪潮很快地也會襲向臺灣,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表示,臺灣及亞洲的投資者對氣候變遷的了解相對較少,仍處於學習的過程當中;因此,金融機構的綠色金融商品開發步調也不如其他發達國家那樣快速。但,她大膽預測,未來三年整體金融市場對「綠色投資」的需求將快速成長;事實上,國泰金控已實踐「責任投資與信貸」多年,在考量收益的同時,積極與高碳排的企業議合,減少投資或放款給對環境負擔較大的專案,更積極協助產業進行轉型工作。
 

不可否認的,全球銷售市場及資金市場這兩大企業重要命脈,都明顯地朝著環境友善和氣候治理的方向前進。TCFD的出現正是企業思考氣候及環境目標的最佳工具,也是檢驗氣候治理進展的重要依據;除能達到自身檢討修正的作用之外,還能提供投資者參考,提高市場對企業永續發展的信心。
 

TCFD屬自願性質,要讓企業從經營層面考慮從未思考過的氣候治理問題,自然有許多質疑的聲音和實際執行的困難,但企業要達成氣候治理並非一蹴可及,其複雜程度亦非短時間內便可完成;若臺灣企業現在面對氣候變遷議題仍抱持保守態度,未來將面臨缺乏因應氣候挑戰的能力和資源。現在再不加快速度跟上國際的腳步,提前做好準備,更待何時呢?

 

若想進一步瞭解如何操作TCFD,歡迎參考金融穩定委員會所出版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繁中)

參考文獻:

① World Economic Forum. 2020. Source from:
   
 https://reports.weforum.org/global-risks-report-2020/executive-summary/

② Plumer, B. 2019. 
     Companies See Climate Change Hitting Their Bottom Lines in the Next 5 years. New York Times. Source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19/06/04/climate/companies-climate-change-financial-impact.html

③ Burberry. 2019. Burberry’s Journey to Carbon Neutrality 2019. Source from:
     
https://www.accountingforsustainability.org/en/knowledge-hub/blogs/Burberry-Julie-Brown-carbon-neutrality.html

④ Mitsubishi Corporation. 2019.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MC is contributing towards the transition to a low-carbon society. 

     2019. Source from: https://www.mitsubishicorp.com/jp/en/csr/management/theme/climate/

⑤ CapitaLand. 2019. CapitaLand Limited Sustainability Report 2019. Source from: 

     https://www.capitaland.com/international/en/about-capitaland/sustainability/sustainability-reports.html

⑥ Gorman, S. 2016. California Adopts first U.S energy-saving rules for computers. Reuters. Source from: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califormia-energy-computers-idUSKBN1431RV

⑦ European Union. 2020. EU Green Deal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Source from: 

     https://ec.europa.eu/info/law/better-regulation/have-your-say/initiatives/12228-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

⑧ Biden Harris. 2020. The Biden Plan for A Clean Energy R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Source from: 

     https://joebiden.com/climate/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