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知識專欄

全球暖化其實是一頭大象

  發表日期:2015-05-15     作者:許晃雄 研究員

全球暖化是一頭大象。一群視障者發現大象發燒了,有人說不是大象發燒,而是氣溫上升,也有人摸到象牙,說溫度沒上升。全球暖化是一個多面向的議題,每個人各有其觀察與態度,有時候讓人覺得與視障者摸象沒啥兩樣。一週來,全球暖化在台灣延燒,是過去從沒有過的現象。有人熱情呼籲保護地球;有人持保留態度,說是太陽變強,與人類的作為不見得有關係,而且全球暖化會使氣候變遷更緩和;有人引用立場鮮明的小說,駁斥全球暖化說;有人質疑氣象局的數據似乎和報載不同。筆者是氣候研究人員,也來摸摸大象,報告我的觀察。

過去百年間,台灣的溫度上升速率約為全球平均(0.6度)的二倍,因為台灣剛好位於增溫速率較快的區域,從台灣到東北亞,到西伯利亞與歐亞大陸北方,都有類似的現象。有些區域則因為在20世紀中有明顯降溫現象,以致於百年增溫程度比較不顯著。這些不同的區域特徵(可以說是氣候多樣性),顯然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

過去30年,全球平均溫度上升速率突然加速至約過去百年的三倍(相當於2度/百年),台灣的暖化也加速至相同的速率,而且冬季增溫程度已經高於夏季。這30年的增溫是名符其實的全球暖化,因為幾乎地球上所有地區都變暖了。前述的氣候多樣性,似乎逐漸消失中。生物多樣性有利於生態環境的永續,氣候多樣性,則有利於維持穩定的氣候。更值得注意的是,過去30年陸地暖化速率比海洋顯著加快(過去100年,陸地與海洋的暖化速率相當)。這些特徵都與氣候模式所推估的未來全球暖化特徵類似。1980年代末期,氣候學家就已經預測,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無法抑制,全球溫度將持續上升。過去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有增無減,全球暖化趨勢明顯,都與此不謀而合。這些現象讓許多氣候學家憂心忡忡。這些憂心多發至內心,不是出自於政治陰謀,或是純粹為爭取研究經費。

氣候變遷跨政府研究小組最近發表了氣候變遷第四份報告,認為過去50年的暖化極可能是人為影響,21世紀末的全球平均溫度將再上升1.1至6.4度,豪雨與乾旱可能在某些地區加劇。有些人認為這些結果不可靠,因為氣候模式有許多缺點,氣候預測準確度低,因此全球暖化不確定性高,應該審慎看待。這些論點都有其立論依據。但是,現代科學不再鐵口直斷,講究的是機率,是可能性。全球暖化更複雜,它不是一個純科學問題,而是風險評估與管理的問題,更是人類抉擇的問題。

氣候變遷跨政府研究小組,動用了數百名學者,利用最先進的氣候模式,分析了有史以來最完整的資料,引用數百篇學術論文,完成了有史以來最完整的氣候評估報告。這份報告告訴我們,不同的研究中心,用不同的模式,都得到類似的結果 -- 人為影響造成目前的暖化,而且在溫室氣體排放無法抑制的前景下,全球暖化將越趨嚴重。這些不是想當然爾的結論,而是許多科學研究的結晶。面對這樣的警訊,有智慧的政府將如何因應?或許,數十年之後,這些全球暖化推估,有可能被證明是謬誤的。但是,活在當下的我們,應該如何依據這個目前最佳的資訊,擬定與執行最佳的因應策略,將全球暖化的衝擊與風險降至最低,才是問題的核心,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這不是「是與非」、「對或錯」的問題,而是個抉擇的問題。全人類的挑戰,也是台灣的挑戰;全人類的共業,也是台灣的共業。台灣在未來這一波「全球(暖)化」浪潮中,將無法置身事外。台灣應該如何抉擇?我們可以選擇不作為,然後祈禱全球暖化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科學烏龍;或者,採取具體作為,解決本地環境問題,不僅有助於減緩全球暖化趨勢,也讓台灣變成生態環境永續、商機無限的國度。

 

(2007年5月2日刊登於中國時報)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