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服務 / 資料介紹 / 觀看

全球模式降尺度,未來氣候速推估

  觀看次數:3047

 

 

*空間範圍版本差異請見最新消息之說明。

 互動圖表    資料下載

 

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不同的減碳成效可能走向不同的未來,為了更全面的評估未來氣候可能的狀態,全球的科學家透過建構地球的模擬器-大氣環流模式(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GCM,亦寫作全球氣候模式Global Climate Model)來模擬地球可能的未來,這些來自世界各國氣候科學中心的氣候模式利用已經了解的地球氣候系統變化過程建構虛擬地球,並模擬在不同的溫室氣體排放濃度下(不同情境),地球的氣候可能有什麼樣的變化。

 

為了能夠評估不同的模式特性,了解這些模擬地球和真實地球有多相似,這些模擬的結果不能只有對未來的推估,也需要模擬一段固定時間的過去氣候來讓使用者了解模式的特性。用來和這段基準時段比較未來可能的變化即被稱為基期。要特別注意,模式的基期是套入和過去歷史相似的條件模擬的假想過去(下圖黑線),所以趨勢上會和觀測數據(下圖綠線)差不多,但數值並不會一樣。

TCCIP提供的數據接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基期與推估數據會隨著新版評估報告發布而更新,例如在2014年發布IPCC第5次評估報告(AR5)後的AR5版統計降尺度的基期為1960-2005年,接軌2021年最新發布的第6次評估報告(AR6)的AR6資料基期則為延伸至2014年 (不同研究可能設定不同的基期時段,建議使用推估變化的數據前先確認基期時段與資料版本)。有關IPCC 氣候變遷評估報告的更多介紹,可觀賞TCCIP 氣候大哉問 【AR5? AR6? 認識IPCC氣候變遷評估報告】進一步了解。

一個模式只有一組基期的數據,而未來推估的數據會設定不同的溫室氣體濃度(不同情境),所以同一個模式會有多組推估數據,有關情境的詳細說明請見未來推估-資料說明,或觀賞TCCIP 氣候大哉問【RCP? SSP? 認識氣候變遷推估情境

 

全球尺度的大氣環流模式雖能較完整的模擬整體地球的狀態,但提供的資料解析度也較低(200~300公里),可能整個臺灣只有2~3筆資料,也因此需要透過降尺度的方法來提升資料的解析度,提供更精細的資料(降尺度詳細介紹請見氣候知識-為什麼降尺度不是越細越好,或參考TCCIP 資料故事系列 Ep2:【統計與動力降尺度】介紹)。

TCCIP統計降尺度資料接軌國際氣候推估資料,參考網格化觀測資料的歷史資料,並透過數學統計方式提升資料的空間解析度,讓粗糙的全球模式資料更加細緻化,同時符合過去歷史氣象數據特性,從數百公里解析度提升至5公里解析度,適用臺灣複雜多變的地形,並提供多氣候模式的推估資料(詳細的模式列表請見資料生產履歷),讓氣候推估研究更加完整全面。

 

 

 

提供方便編輯的CSV檔案,檔名標註的資訊包含:空間範圍、氣象變數、情境/歷史基期、模式名稱與時間範圍(年)。

下載時可依需求選擇日資料或月資料,進入資料組後可進一步選擇最高溫、最低溫、平均溫和降雨量等4種不同的資料變數,範圍的分類包含四分區、縣市與流域3種 (AR6版可提供全臺範圍的資料)。

網格資料使用GCS_WGS_1984座標系統,須注意,每一筆資料為以該資料經緯度為中心之網格範圍內的數值平均,如資料經緯度為119.45°E, 23.2°N的0.05度網格資料,其代表119.425°E-119.475°E, 23.175°N-23.225°N範圍內的平均值,如下圖所示。

詳細資料規格與產製說明請見資料下載頁面的資料說明文件 (AR5版 / AR4版 / AR6版) 與資料生產履歷 (AR6雨量 / AR6溫度 /AR5雨量 / AR5溫度 / AR4雨量 / AR4溫度)。

 

 

 

*詳細的模式挑選案例請參考技術報告TCCIP電子報010期 「模式挑選與應用案例」與技術報告「統計降尺度(日)資料評估與應用」。

*更多統計降尺度資料的問答可參考統計降尺度日資料問答手冊

 

閱讀其他文章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