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線上課程
氣候大哉問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氣候科學資料

氣候變遷推估情境 閱讀時數:5分鐘

課程重點

  • 推估情境:提供電腦模式模擬未來氣候所使用的未來發展劇本。
  • RCP排放情境:IPCC AR5報告中所採用的情境,RCP後面的數字越大,表示暖化程度越高,世紀末升溫較高。
  • SSP排放情境:在IPCC AR6報告中主要採用的情境,結合了SSP和RCP情境,因代號上使用SSP開頭,因此該SSP-RCP情境也常被簡稱SSP情境。SSP後面的第1個數字代表不同社會經濟發展的劇本,後兩個數字則代表升溫強度,數字越大,表示暖化程度越高,世紀末升溫較高。

課程內容

  過去的氣候變遷能夠透過氣象觀測的數據評估,面對未知的未來則需要透過電腦模式進行模擬與推估。但和短期的天氣預報不同,氣候的推估要模擬數十年的未來,不能像天氣預報一樣以觀測到的現況直接往下模擬,必須要設定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也就是情境,才能盡可能呈現未來的可能性。

  氣候變遷的「推估情境」假設在不同條件下氣候可能會有的發展,例如各國積極節能減碳,降低全球升溫速度,或者各國維持原狀,地球溫度持續上升,也可能各國加速石化工業發展,地球快速升溫。科學家依據這些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和溫室氣體濃度的假設,利用電腦模式模擬地球未來可能的情況。

  隨著科學的進展,不管是電腦模式還是推估情境,都會持續的修正、精進,也因此不同版本的IPCC氣候變遷評估報告 (詳見1-2. IPCC氣候變遷評估報告) 使用的模式和情境都會持續更新。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 (AR5) 採用CMIP5的資料,用「代表濃度途徑 (RCPs)」作為情境,主要考量不同溫室氣體濃度可能造成的世紀末「輻射強迫力」(輻射強迫力是地球能量的變化,可以想成是加熱的強度,強迫力越高、能量越多、加熱強度越強),而第六次評估報告 (AR6) 除了「輻射強迫力」更加入「社會經濟發展」的考量,加入「共享社會經濟路徑 (SSPs)」,讓我們知道在永續發展程度不同的情境裡,可能會迎接怎麼樣的未來。

  例如SSP1-2.6就代表著大家協力改善氣候變遷的永續模式,世紀末升溫有機會控制在1.5℃,SSP5-8.5則代表大家為了經濟加速石化產業發展,世紀末可能升溫超過4℃。由低至極高溫室氣體排放量可以簡單區分成以下四個代表性情境:SSP1‐2.6(低排放量)、SSP2‐4.5(中排放量)、SSP3‐7.0(高排放量)、SSP5‐8.5(極高排放量)。

  有了氣候的推估情境和數據後,科學家能夠進一步評估未來各領域或許會受到的衝擊程度,提前規劃氣候變遷「調適」與「減緩」的目標及策略,幫助我們應對氣候變遷可能的衝擊。

更詳細的情境說明可參考 未來推估的資料說明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2,382,103 位訪客   網站導覽